人物
时段
朝代

詩文評類
總集類
別集類
  卷七十五

   文及翁     陈 存
   曹元发     曹 原
   何梦桂     黄公绍
    史蒙卿     
史唐卿
   汪宗臣     范师孔
   鲍寿孙     陈文龙
   李 瓘     童 潮
  (第 88b 页)
其存亡为去留君之能官亦可知矣此予末得吾
时叔于吏治者也宋乾淳间朱陆之学并出四明学者
多宗陆氏唯黄氏震 史氏蒙卿
独宗朱氏君与伯氏端 (第 21a 页)
亦既见斗实命不逢怨则屡疚布衣便便迄
享大年执其韦编戒子于传维陈令族诗书是续作铭
昭昭以告必复
    静清处士史君
墓志铭
大德七年桷官翰林 (第 24b 页)
史先生
以书见贻不获领后二十
年子壁孙橐其书藁以示反复痛悼策励于桷为甚重
今撮要而表之曰斯文剥丧馀数十年师表 …… (第 24b 页)
也先生讳蒙乡字 景正
生而奇颔秀目七岁善属文年
十二入国子学通春秋周官经复兼词赋江文忠公万
里常参政挺时为大小司成器待之咸 (第 25b 页)
为翰林学士时能代父书
命后秘其父书不出好博以蛊死 史蒙卿
乙丑进士拙程文默诵五经其学喜奇说礼部
尚书王公多传授之卒以奇不合于王公
陈定孙参知政事卓之孙为军器监 (第 19a 页)
 生格直阁楼先生昉太常陈文定公槩少傅赵清敏
 公与欢司业陈公埙直阁史公弥巩学士张公即之
 直阁王公撝侍讲赵公逢龙博士陈先生著教授

 果斋先生蒙卿
诸公则并单章一律亦不可得见矣
 此吾党今日所以彷徨太息唯恐采录之后时也兹
 特列其名氏附于二十四家后 (第 1b 页)
  同谷三先生书院记
宋乾淳以后学派分而为三朱学也吕学也陆学也三
家同时皆不甚合朱学以格物致知陆学以明心吕学

则兼取其长而又以中原文献之统润色之门庭径路
虽别要其归宿于圣人则一也吾乡前辈于三家之学
并有传者而陆学最先杨袁舒沈江右弟子莫之或京
杨袁尤多昌明之功顾其大弟子自袁正肃公而外陈
侍郎习庵其最也嗣是则王尚书深宁独得吕学之大
宗或曰深宁之学得之王氏野徐氏凤王徐得之西山
真氏实自詹公元善之门而又颇疑吕学未免和光同
尘之失则子之推为吕氏世嫡也何欤曰深宁论学盖
亦兼取诸家然其综罗文献实师法东莱况深宁少师
迂斋则固明招之传也朱学则巴陵杨氏之传授之

公蒙卿
而黄提刑东发又别得之遗书中当是时甬句
学者鼎撑角立雨戴笠宵续灯互相过从以资攻错书
带之草异苔同岑其亦 (第 10b 页)
人久留辽东因迎侍南来致其孝养诸弟相继即世抚
育其孤子至于成立嫁其孤女咸得所归公初从昭毅公在四
明师事 前进士史先生蒙卿先生
没公为治葬且割田以祭焉
四明之学大抵祖六氏而宗杨袁惟先生上接㬊氏之传为学
一本于朱子公天资颖悟凡先生 (第 7a 页)
士率务以记诵词章为资身耴宠之具而言道学者亦莫
盛于此时四明之学祖陆氏而宗杨袁其言朱子之学者自黄
氏震 史氏蒙卿
始朱子之传则自㬊氏渊大阳先生某小阳先 (第 11a 页)
   送乐仲本序
至正戊子予与乐君仲本胥会京师于是仲本之齿长

七年而客京师己三年不以予为后生未至辱相与定
交焉久之为予言曰四明之定海其西二水焉曰大浃
小浃并流东入海小浃之上吾之所居也山水之乐足
以佚吾私吾将归而益读书以修吾业暇则泳游于小
浃之间盖达则期有以自见于世否则乐天安命终焉
而已尔吾之归也子宁无有所言耶予闻昔日新安朱
氏象山陆氏一时并兴皆以圣人之道为己任而其所
学不能无异虽以鹅湖有会终莫能絜其异以归于同

陆氏之传为慈湖杨简氏絜斋袁燮氏皆四明人故四
明学者祖陆氏而宗杨袁朱氏之学弗道也东发黄震
果斋史蒙卿
氏者出而后朱氏之学始行于四明黄
氏得于朱氏之遗书而史氏传于湖南大阳先生岊小
阳先生枋二阳氏传于蜀人㬊 (第 3b 页)
氏钧字德衡请文于予书此赠之
    史景正
字序
甬东 (第 13a 页)
史君蒙卿
其族昆弟之字皆冠以景既有字君景
吕者矣年长学成而疑之以书来剡源曰是不慊吾志
愿有易也 (第 13a 页)
遂为易字曰 景正
而告之以其说夫物未有
可必正者也必正之能正焉者寡矣惟人之心自其童
蒙未有不正者也既而能言既而有识知既 (第 13a 页)
今孝章往关中亦乱平治定
之时所以期望先生者如此其重盖吴中以道学鸣者
若王信伯王彦光李彦平王去非魏华甫 史蒙卿
皆以
儒师守帅阐扬程朱之学故先生力欲追踪先哲以变
衰世鄙陋之习其姿禀之高操履之正真有见于致知
力行实 (第 28a 页)
   送浙东元帅府阮照磨序
宛陵阮君受益世仕鄞余获交相知为深其父奉政公
泰定间宰鄞为受益择师得东发黄先生子彦实彦实
与余同归 果斋史先生
两先生皆得朱子门人正传观 (第 25b 页)
   送教授郑君景尹赴浮梁任序

余与景尹居甬东为同里先人迎师训不肖兄弟景尹
就学于余塾为同门情相好为同志后景尹迁故相城
居里居始异景尹师樗园刘公友伯长袁公笃意种学
织文声闻日起余兄弟则师 果斋史先生
学不加进而
师友始异久之景尹与余教江左学校出处又同景尹
能刋紫阳精舍朱子所著诸书板以永理学之传力复 …… (第 13a 页)
不及我乎众曰然
   送冯彦思序
余自早年受学于甬东 果斋史先生
授朱子读书法六
条所谓居敬持志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已
体察著𦂳用力者才识虽陋粗知兢兢固守而不 …… (第 16a 页)
七十有三岂知不死犹得及见彦思舜
臣舜俞立本师友再传之能自树植如此亦以自慰其
终身岁月之不为虚掷也然则 史先生
之学可以上接
㬊先生而无愧下行于方来而无弊也于二生之行故
各书以送之他日彦思见焉亦当为之一慨云
   (第 19a 页)
几希虽当礼废乐坏
之馀而圣贤修己治人之大经大法固因之而有在也
何得遂谓无传乎至于程朱之言则又其遗意也 史果
有言程朱之徒述孔孟之意而不敢毫发损益于其间
者得其心矣且屋虽有坏堂室苟存可遂不理乎遂不
居乎遂不遗子 (第 21a 页)
南而陈氏擢第跻通显者世不乏人至宋末天
下以为贤如諌议刘汉弼司农刘汉傅兄弟皆学于陈
氏塾者而东发黄先生 果斋史先生
浚南赵先生以节
义经术治道理学名于一时归老于乡公得遍交耳闻 (第 17a 页)
   吴礼部诗话跋
元吴礼部正传集世多抄本独诗话杂说一卷罕有藏

弆者明金华胡孝廉元瑞家收书最富尝跋此册及敬
乡录云遍举郡邑凡有闻者缉其制作履历粲若指掌
下逮畸流逸客片语只词亦博采旁證竟其隐伏耳目
所及点缀弗遗其为力勤而用心苦矣今去吴公仅二
百载而文献之详邈弗得睹南渡而上人才篇什史乘
轶而未收者尚倚藉诸编稍获综其崖略余于礼部异
世子云也因笔于简末以俟异世之为余子云者谂之
观元瑞所云此书难得而可宝审矣䢴江马君半槎癖
嗜异书搜剔隐秘购得元时刻本方与予同辑宋诗纪
事获觏南宋诸贤逸唱如王叔简吴谅陈仁玉万哲吴
琳孙应时张劢 史蒙卿
林泳陈柏王仪邓剡僧清壹辈 (第 9b 页)
之独善之孙 果斋蒙卿
溯考亭正传从子公琼实学焉
公以本文系序之正学于公瑗而克嗣其承信乎文献
足徵矣然以运去物改不得与世禄之 (第 15a 页)
之致惜矣。(案此书持论刻覈。与孙复相类。)
春秋或问十卷。元程端学。(案四明之学。多宗象山。独黄震, 史蒙卿
为朱子之学。端学与兄端礼师事 (第 223L 页)
蒙卿。
深得朱子明体达用之学。时以二程目之。此书皆发明本义之旨。)
春秋集传十五卷。元赵汸。(案汸师事九江黄 (第 223L 页)
。孤松门巷新苔合。幽草山园旧径分。世路艰难山又水。人情翻覆雨兼云。从前只管交游少。非是渠侬独不群。 果斋先生
集卷一
 诗
   (第 439L 页)
果斋先生
集卷二
 诗
  
霞石亭。成屏山老友适至。遂与登临。(庚子)
烟霞古洞里。水石自相喧。断壑疑无地。